一般而言,一岁半至三、四岁左右,正是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阶段,如果发展的好,孩子的自主性会提高,且有助于建立自信的人格,所以这个阶段应尽量让孩子学习自己动手做。若此时未能建立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将会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在人格的发展上也会出现问题。
曾出过8本畅销书的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她指出,做家务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并能帮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
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可以让宝宝自己拿汤匙吃饭,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等;
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如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除了以上技能外,还要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并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
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将自己用好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这个时候如何发挥指令很重要。家长需要下达一个清晰的指令,如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步骤,从帮家长拿筷子开始,慢慢让孩子开始帮忙摆盘子,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家长的要求。)
5-6岁
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
7-12岁
需要学会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擦地,清理洗手间,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
13岁以上
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打理花草等繁杂的家务也被列入清单。
让孩子爱上劳动
让孩子做家务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好机会,它不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能力,更可培养其责任心。
可现实是,我们身边的许多孩子很少甚至根本不会做家务,和我们不同的是,美国孩子每天花在家务上的时间有1.2小时。美国的孩子爱劳动,why?美国家长是如何“搞定”孩子们的呢?小编为您总结了几条经验,家长们来学学!
1、每周一次贴出孩子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
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让孩子自己安排完成的计划,并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而不是随时使唤孩子。同时,也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父母,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
2、轮流干某些活儿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最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等做完后,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这可促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3、向做家务的孩子道谢
称赞是适于孩子的一种鼓励方式。父母还要经常告诉孩子,对他们的帮助多么感激。这种真诚的感谢会令孩子更积极地成为做家务的好帮手。
家长正确引导
家长的正确引导不仅可以增加孩子做家务的兴趣,也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些生活常识,比如:
(1)择菜: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这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2)洗米、煮饭:从打开米缸舀米,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并告诉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水除洗米外,还可以留着做其他用途,如洗菜,让孩子除了参与家务外,还能教育孩子节约概念。
(3)扫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块孩子专用的抹布及扫把,让孩子试着去做家务,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将桌子、地板弄干净。
(4)晒、收、叠衣服:晒衣服时可请孩子帮忙拿衣架,由妈妈晾衣服;收衣服时,孩子还小,可由他负责拿自己的衣服;叠衣服时,孩子也可以学习折叠及分类放好。
家长态度很重要
此外,为了让孩子以做家务为乐,父母在引导孩子学习做家务时,也应留意一些事项,包括:
1、各年龄的幼儿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范围,不宜超过,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2、“多容忍、少责备”,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口气要温和,不宜破口大骂,有耐心、有步骤地、以游戏的方式和心态教导孩子学习。
3、父母本身对做家务的态度要端正,勿让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察觉出做家务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应让孩子有正确认识,“家”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屋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义务去做。
4、无论孩子做得如何,别忘了给予他赞美和鼓励,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因为年纪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纯熟。但是没有关系,熟能生巧,妈妈知道你很努力了。
5、在满足宝宝好奇与学习的动机时,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不让孩子自行拿取危险物品,父母要替孩子拿。较大孩子可教其正确使用方法和动作,以确保安全。
温馨提示
最后,提醒家长,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学习做家务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游戏。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无须太严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