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策略: 结构化教学法 (TEACCH)
来源: | 作者:pmof3cd3e | 发布时间: 2017-07-24 | 218 次浏览 | 分享到:

· 训练策略 

目的:运用自闭症的学习特征,如重复、狹窄的行为习惯,为孩子制定个别化的学习计划,并透過结构化的学习环境及有系統的教学法,提升孩子的能力。

 

如何推行结构化教学法

 

结构化教学法(TEACCH) 全名為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家长在家中推行结构化教学法時,需要为孩子制定:


(1)  结构化的学习及作息环境
(2)  学习及作息时间表
(3)  个人工作系统


 

(1) 结构化的学习及作息环境

 

家长可以将家中各部份的空间,作出清晰的分布和安排,明确向孩子指出应该在家中的哪些地方学习、有戏、休息等。这样有助孩子在家中行为变得更有规律。

 



(家居的结构化学习及作息环境分区建议图)


(2) 学习及作息时间表

 

为孩子设计学习及作息时间表,可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每天活动的安排情況,或每天流程的改动。这样能夠使孩子预知任何的转变,或下一项活动的內容。

 

(3) 个人工作系统

 

家长可因应孩子的学习能力,为他们建立一個属于自己的工作系統或计划。此工作系統,目的在于为孩子培养一个「顺序工作」的习惯,即是將工作先后次序和层次的概念,孩子要先完成一项工作,再做下一项工作。在此固定而有規律的环境下,孩子可以更专注学习和工作,也能培养他們独立工作的能力。

 个人工作系統可包括2方面的设计 :

1. 个别时间表 

2. 顺序的工作流程

 

a. 个别时间表

 

在特定的学习或工作时间中,家长可以将指示工作程序的活动或指示卡,按次序放到该活动区域的时间表內。每次孩子要先取去活动卡,再到有关的区域放下该活动卡,并进行活动。完成活动后,孩子需将有关指示卡放回时间表。为免混乱,已完成的活动指示卡也可以放到特定的完成格內,又或简单地让孩子將图片反转。此外,为鼓励孩子跟从「个别时间表」的程序,家长可考虑在孩子完成最后一项活动后,給予恰当的奖励。

 

b. 顺序的工作流程 

 

家长为孩子制定学习项目时,可将不同的教材 (功课习作、劳作材料等顺序放进不同的篮子內,并将篮子由上至、或由左至右摆放。工作时,每一步所需要的物品或工具可放于不同的小篮子中,由左至右排开,最右侧的篮子,让孩子摆放已完成的作品。

完成每一项工作后,孩子将篮子放回层架中。这样的学习和工作过程,可以教导孩子如何有系統地完成各项工作。

  

若家中环境并不许可有不同的工作区域,家长可以在家中划定一特定区域为「孩子区域」,以简单的程序表,辅以合适的活动或学习开展,推行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