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问与答
来源: | 作者:pmof3cd3e | 发布时间: 2017-07-25 | 248 次浏览 | 分享到:

“学习困难” 七问?

Question1:什么是“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是指在学校学习存在困难的一类人群的现象,也叫学习无能、学习失能(Learning Disability)或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学习困难”群体并非智力有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学习困难是指“从发育的早起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这种损害不是单纯缺乏学习机会的结果,也不是智力发展迟缓的结果,也不是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这种障碍来源于大脑生物功能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异常,由一组障碍所构成,表现在阅读、拼写、计算和运动功能方面有特殊和明显的损害。”常见的学习困难包含:阅读障碍、特殊语言障碍、动作协调障碍、视觉空间感知障碍和算术障碍等等。


Question2:“学习困难”是个怎样的问题?


据统计,在世界各地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在中国13.2~17.4%的人从幼年开始就在承受学习困难的困扰。中国青少年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少管所和工读学校的违法青少年,75.5%的人存在学习困难的症状,他们皆在原本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的年龄,因学业的挫折经历过不公平的待遇、无情的打击,被标签为“懒惰”、“愚笨”、“不上进”。实际上,他们当中的某些人又往往在绘画、创意、研究、数学等方面拥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特长,经过善待和科学教育,往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重新拥有美好的人生。因此,“学习困难”不单是个人的学习问题,也会带来青少年、家庭和妇女等社会问题,亟待政府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和积极面对。


Question3:“学习困难”的成因?


尽管对“学习困难”的成因在学术界并无统一的结论,但已达成的共识是:

a.这种损害不是单纯缺乏学习机会的结果,也不是智力发展迟缓的结果,也不是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


b.这种障碍来源于脑部生物功能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异常

Question4:“学习困难”群体在面对怎样的具体问题?


“学习困难”英文叫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简称SLD或 学困。


正所谓“学习困难”,这类学童所遇到的问题,与一般学生因为学习动机低落、学习迟缓、其他个人或环境因素造成的学习问题是有所不同的。

“学习困难”是:

a.由于脑部发展出现异常情况造成,这种中央脑神经系统失调而引起的核心障碍,导致学困人士未能快捷、准确及自动辨别和记忆个别书写的文字。

b.一种“隐性障碍”,表面没有明显特征;

c.与智力不足无关、智力绝对正常;

d.不能医治,因为它本身不是“病”,而是一种“障碍”、“缺陷”。假若学困人士能获得有效的训练(如学习技巧、空间训练等)和协助,情况会有所改善。


“学习困难”

类别:

一般来说,学困可分为五个类别,包括阅读障碍、发展性协调障碍、视觉空间感知障碍、特殊语言障碍及特殊数学运算障碍。


这五种类别可以单一或按不同程度同时存在。


阅读障碍/读写障碍

学习语文时,难以掌握常用的语文规则(如笔顺),文字结构及英文串字也很弱,因此认字、默字、串字都成为他们的大问题。

a.记忆短暂,重复温习多次方可牢记,但转眼又会忘记。

b.常会写错字,出现镜面字或同音字情况,如 “b,d”、”p,q”

c.逻辑及步骤理解较弱

d.阅读速度较慢

e.与别人交谈时,容易错误理解别人的说话

d.组织能力弱,工作安排欠条理,又经常忘记事情或遗留对象


发展性协调障碍

a.身体、手脚协调能力较弱,例如未能「绑」鞋带、拍球

b.身体平衡感较差,经常跌跌撞撞,给人笨拙的感觉。

c.写字力度太深或太浅,或难以控制字体的书写比例,超越所指定的格或行范围,甚至字体潦草


视觉空间感知障碍

a.空间感较弱,辨识距离有困难,例如:笔划过长或过短,例如土→士、拍打别人太过用力、拍球有困难、与他人距离站得太近或太远

b.未能组合「字」的不同部份,看起来像「散」开一般,例如 张→弓长

c.写字的笔划长短经常出错,常有加多或减少笔划,例如:日→目

d.未能辨认形状相似的字,例如:春→看、b→d、p→q、6→9、2→5

e.在文章中寻找重要的句子或数据有困难

f.抄写工作经常出错

g.阅读时出现跳行或漏看情况


特殊语言障碍

a.说话句子组织能力弱,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都甚差

b.说话时,经常未能讲出重点

c.组合词语成句出现困难,经常忘却重点字眼

d.复述事情时显得混乱,令对方难以明白

e.非语言能力明显较好,令老师觉得孩子表现不平均


特殊数学运算障碍

a.在理解数学逻辑方面出现困难,例如未能按图形大小等排序

b.未能计算简单数学如「+」、「-」、「x」、「÷」

c.未能理解时序,例如未能看钟知道时间、学习英文时难以理解现在式、过去式等

d.未能牢记数学规则或定律如乘数表、数学公式等


学习困难”在其他方面的情况:


1) 处理个人事项方面


学困人士通常出现有以上一至三项类别,因此在其日常生活上,处理一些个人事项如安排学习时间表、工作时间表、进行计划、组织都出现困难、又或经常忘记东西、遗失对象等等,未能有条理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工作,不理解的人会以为他们有意作对抗、或无心装载。


2) 社交、人际沟通方面


学困人士在社交沟通也会出现理解的困难,因此在进行复杂的指令时或日常沟通,难以完全理解,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形;与人交谈时,也很容易误会别人的意思,回应时发生「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因此,学困人士的性格或会十分被动,不多说话。


3)就业方面


学困人士找寻工作也有一定的困难,这些困难或来自口齿不清、理解能力弱,导致面试时表现不理想、工作时对程序、组织大量工作、分辨工作的先后、抄写等等都会出现问题;与同事的关系也可能因种种的沟通误会而产生问题。


4) 心理方面


学困人士在成长过程中如得不到适当的帮助和别人的理解,在一个充满失败经历的人生里,他们往往会变得没有自信、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常常认为自己是最差的一个,对新事物不敢自我挑战,久而久之,也会造成严重的情绪问题。


Question6:“学习困难“群体需要来自家庭怎样的支持?(亲师建议、医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家庭其实是学童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也是他们的第一个老师,故此对于读写障碍学童来说,家长通常是第一个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人。他们越能及早发现,就越能及早为学童提供辅导。家长如对读写障碍学童有充分的了解,便能接纳他们和作出适度的介入,一方面为学童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及策略,另一方面给予学童关怀及支持,减轻学童的挫败感,让他们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Question7:老师们,如果您的学生遇上“学习困难“?


教育工作者是向学童传授知识的最前线人员。他们的教授方法,教学环境等,每每影响了学童的吸收能力.对于读写障碍学童来说,他们更需要一些适切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以易于吸收。


教育统筹局在二零零零年特别编制了《教学建议》供教育工作者参考。《教学建议》的内容由教育统筹局心理辅导服务(特殊教育)组编订,就协助读写障碍学童在多个范畴的发展,例如认字、抄写、阅读理解、写作、组织能力及自尊感等,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方便教育工作者按学生的需要选用, 为读写障碍学童提供辅助及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