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写能力发展阶段:未分化涂鸦、经线涂鸦、圆形涂鸦、命名涂鸦。
未分化涂鸦:即无控制的涂抹;
经线涂鸦:重复性地上下方向涂直线;
圆形涂鸦:即重复画圆,并用它来表现一切事物;
命名涂鸦:即认识到绘画内容与外界物的关系,受画面象征符号启发而命名绘画内容。
画画工具的选择
(1岁):粗的彩色笔、蜡笔(蜡质多、较硬的)、铅笔(3B~6B);用挂历的背面或大一些的纸;只给他一种他喜欢的颜色。
(2岁):粗的彩色笔、细签字笔、圆珠笔、蜡笔、铅笔(2B~4B);用小张或大张的绘画纸;只给他一种他喜欢的颜色。
(3岁):彩色笔、签字笔、圆珠笔、蜡笔、铅笔;用图画本或记笔记的纸;一种颜色就可以了,最多给他三种。
1岁(12~24个月):与其说是画的画,还不如说是手运动的痕迹
1岁左右的幼儿无意中把手中的东西住纸上用力压,或咚咚地敲打,当他发现这种可以产生变化的乐趣以后,就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实际上,这种兴趣就成了他热爱绘画的原动力。
1岁半前,通过手的往返运动乱画。14个月至1岁半,就能以肘为轴心做左右移动。手的往返运动,留下了像半圆弧那样的曲线.
1岁半后,由画大的圆向小的圆转变。
1岁6个月开始,可以画出连接着的圆。从1岁10个月以后到接近2岁,由于孩子肩和肘相互协调,以前画的那种笨拙的圆,现在也变得流畅了。
2岁半前,圆开始封口
能专心地用眼睛一边看着手指一边画了。
2岁2~4个月以后,画的是一条连贯的线即有尾的线。
或者能够回到线的起点,把线连接起来,这就是圆。
2岁半以后,定义的发展
这个时期,想要画什么的意识开始萌芽
例如:是画长线还是短线,是画纵线还是画圆?
可以凭想像用语言来解释自己的画。但这种解释是多变的。
3岁半以前,有意识地动手画画
以前,是先动手画,后用语言来定义,而现在则是先想到画什么,然后才动手画的。因此对画的解释是固定的,不再会变来变去。这应该也属于罗恩菲尔德(Lowenfeld)所说的命名涂鸦阶段。
从儿童握笔的手姿势的发展来看,最早握笔的动作表现出“手掌向上的抓握动作”,即儿童在握笔的时候,手心向上,手掌和手指一起活动来抓握笔。
随着在绘画活动中偶然的尝试以及在家长与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调整握笔动作,儿童“手掌向上抓握”的握笔动作逐渐被“手掌向下抓握”的动作所代替,拇指和其他四指开始在绘画技能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岁以前儿童绘写时运笔的情况:
一是无目的的笔画,通常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赖肩部的肌肉动作。
二是有目的的笔画,依赖肘部与手臂的运动,能说出所画线的名称。
三是模仿的笔画,手腕的动作代替了手臂的动作,手指的活动代替手腕的动作,
通常儿童涂鸦内容一般都会经历从线(直线、弧线)到形(有缺口的圆、封闭的圆)的发展,从单一形(圆或连续的线)到形的组合(圆表示太阳、两条交叉的弧线代表鱼或圆上添加线条表示蝌蚪人)的发展努力模仿成人作画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