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CH的结构化教学模式(STRUCTURED TEACHING)
1. 结构化的教学环境:
目的: 由于教室划分成固定区域,能帮助自闭症儿童掌握其学习环境,减低其过份焦虑而产生行为问题的机会。
结构化的教学环境能增强学生的专注力,容易培养其学习动机。
结构化设计的课室平面图
(2) 时间表(Schedule)
目的: 由于自闭症儿童缺乏组织及顺序的能力,时间表可使儿童准确知道自己当日活动安排情况,最重要的是让其预知下一项活动内容。
a. 设计时间表注意事项
必须按儿童已有之能力,利用实物、图画相片或文字设计时间表。 时间表须装放在活动转换区内,使学生能利用活动转换区作为转换不同活动的中转站。
用木格造成的时间表:可将实物放在不同格里,代表在不同的时间应取不同的实物,进行实物代表的不同活动。
3. 个人工作系统(Individual Work System)
目的: 建立儿童有开始工作、继续做下一项工作、完成工作的概念;建立儿童顺序工作的习惯 (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的顺序) ,使学生在有固定规律的模式下学习,从而增强其专注力,培养其学习动机及改善其独立生活技能。
a. 利用时间表建立个人工作系统
在活动转换区把时间表内应进行的活动卡取出放到应活动的区域插好,活动完毕把原卡放回活动转换区的完成格,然后转换其它活动。
能力较佳的学生可利用文字时间表建立工作系统,每完成一节或一项工作,学生应在时间表上划去或剔除已完成的工作。
这是一个活动转换区插满学生应由上而下进行不同活动的图标/文字卡片;图标/文字卡片就组成每个学生的上课时间表。
b. 建立顺序工作的习惯
当教师教导个别学生顺序完成不同项目时(例如:1.拼图、2.数字配对、3.包装工作等),应把教材分别放于不同篮子里,篮子应由上而下或由左至右摆放,学生做完的篮子应放在不同的格子里,以建立其顺序的工作习惯。
学生的工作篮由上而下编成1至4号顺序以训练学生顺序的工作习惯。
教师教导学生完成一项特定工作时,应把不同的工具分别放于不同的盘子(篮子)里,由左至右排开,最右侧应放置空盘子(篮子)供学生摆放完成的作品,以建立其顺序的工作习惯。
由左而右的工作顺序训练
4. 视觉提示(Visual prompting and cueing)
目的: 研究指出,由于自闭症人士惯用视觉图像进行认知、学习、记忆,因此利用视觉作为媒介,可以帮助儿童理解讯息。只要设计得宜,自闭症人士能明白周遭发生的事情,明白别人要求他做的事情,明白将要发生甚么事情,他们会按照所看的去做,对环境增强了安全感,学习效率因此提高。
a. 视觉提示的设计
结构化教学模式整体的设计都包含了视觉提示的设计,包括教室结构化分区、分区间格、活动转换区的设立、时间表、工作篮的安排、工作顺序的建立等。
视觉提示必须按个别学生的能力设计。能力由高至低分别可用符号、文字、线图、图画、相片、模型、实物等作媒介,亦可混合使用,例如:用符号、文字、线图合并在一张时间表卡片上。
「视觉策略」近年在训练自闭症儿童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与重视,因此它不单应用于结构化教学模式,其它如改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行为问题等都见成效。
结构教学模式TEACCH梯层教学法
使用结构教学的理由:
1.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程序。
2.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安静,减少情绪反应。
3.帮助学生学习的更有效率。
4.帮助学生达到独自学习的目标。
5.控制行为:教学生正确行为。
教学环境的结构:
1.教室组织、家具、物品(教具)之布置。
2.明确的区隔学习区,减少视觉与声音的干扰,区隔学习让学生知道每一个工作的开始与结束。
3.环境区分:(1)点心区(2)游戏区(3)转换区(4)工作区(一对一)
每天的作息安排:
1.透过视觉让学生很容易了解每天作息、活动,作息表宜具体。
2.作息表可由左到右,上到下,每一位学生有独自之作息表。
3.内容:
(1)系列活动
(2)图片
(3)图卡
(4)字卡、图画。
工作组织(每天的工作):
1.明确的提示要做何种工作。
2.明确的提示有多少工作。
3.完成一件工作之概念:增长组织能力,引起工作动机。
4.标准的工作组织:
(1)由左到右或由上至下:完成工作袋。
(2)配对:依颜色、形状、字母或数字。
(3)文字。
5.目标:学生了解多少工作需完成,了解完成的概念以及教师的期望。
视觉结构: 利用视觉功能减少听觉历程。
1.视觉结构:以视觉卡片、告诉学生完成系列工作。
2.视觉组织:以组织材料和空间来调整感官。
(1)容器结构。
(2)限制领域。
3.明确的视觉线索:
(1)标示(2)不同颜色卡片(3)标记
4.教导学生如何应用视觉线索寻找讯息。
结构教学诊断:观察学生后描述下列工作
1.环境结构个别工作区:
(1)视觉上的区隔
(2)家具和玩具的摆设
(3)减少听觉上的干扰
(4)物品的组织要清楚的标示出来
2.个人的作息:
(1)物品、图片、文字。
(2)整天的作息表或是部分的作息表。
(3)张贴作息表。
3.个人工作系统:
(1)工作系统(由左到右的工作序列,使用图片、颜色、数字、文字)
(2)必须有一项工作完成的概念。
(3)如何由一项工作续接转换到另一项工作的概念。
习近平视察【最强大脑】